成语恬不知耻出自于哪里?恬不知耻含义详解-趣历史网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“恬不知耻”出自于哪里?成语“恬不知耻”是什么意思?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
  【恬不知耻】故事的主人公:

  崔公度,宋诗人,字伯易,高邮人。崔希甫之孙。

  【恬不知耻】是什么意思?

  做了坏事满不再乎,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。

图片.png

  【恬不知耻】出自哪里?

  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八:“倪芳饮后,必有狂怪,恬然不耻。”

  宋·吕祖谦《左氏博议·卫礼至为铭》:“卫礼至行险,侥幸而取其国,恬不知耻,反勒其功于铭,以章示后。”

  【恬不知耻】词语辨析:

  【恬不知耻读音】:tián bù zhī chǐ

  【恬不知耻的近义词】:寡廉鲜耻、厚颜无耻

  【恬不知耻的反义词】:无地自容

  【恬不知耻用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
  崔公度有口吃病,不健谈,但头脑异常清醒聪明,读书过目不忘。他作的赋深得欧阳修、王安石、韩琦等名士的赏识。公度布衣出身,朝中无亲朋可依靠,于是专以顺附谄媚王安石为务,经常不分昼夜向王安石请安,即使在厕中相遇,也莫不诚惶诚恐。一次他尾随王安石之后,手执其衣带尾,王安石回顾疑惑不解,公度却笑着说:“相公,您的衣带有点污垢,我已小心地用袍袖擦干净了。”见者无不耻笑,而他自己却不以为耻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成语典故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