丞相的地位很高,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为何难以善终?-趣历史网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汉武帝刘彻(前156年—前87年3月29日),西汉第七位皇帝,在位五十四年,功绩甚多。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、战略家、文学家。汉景帝刘启的儿子,母为王皇后。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。

  汉武帝刘彻15岁登基,在位54年,是历史上大有为之君。在他执政期间,一共任命了13位丞相,每位丞相平均在位时间四年,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丞相是葛绎侯公孙贺,在位11年,牧丘侯石庆,在位9年;最短的是魏其侯窦婴和彭城侯刘屈氂,在位时间仅仅1年。

  在这十三位丞相中,6位被杀或自杀身亡;1人(武安侯田蚡,在位5年)被惊吓成病,惊悸而死;3位(建陵侯卫绾、柏至侯许昌、平棘侯薛泽)毫无建树;1位(牧丘侯石庆)战战兢兢从生死线上活下来;1位(平津侯公孙弘)靠逢迎术苟活;只有最后一位丞相富民侯田千秋功成名就。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,汉武帝时期的丞相有两大特点:一是死亡率极高,半数不得善终;二是大多庸庸碌碌,尸位素餐。

  是什么原因导致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,出现如此怪异现状?大体说来,两个原因:一是汉武帝冷酷无情的秉性;二是汉武帝独裁政治的需要。

image.png

  汉武帝冷酷无情的秉性

  自古伴君如伴虎,这句话在汉武帝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从他的私生活就可见一斑:废弃对他登基起关键性作用的陈阿娇、逼死皇后卫子夫、赐死最宠爱的钩弋夫人、为政权跟他母亲彻底翻脸、两次巫蛊案杀了太子一门及亲生女儿、亲家满门等。可以说汉武帝是一路踩着亲人的血迹走过来,一生伴着亲人的啼哭走过,但每一次过后,他的心肠似乎更加坚硬冷酷。

  对自己的亲人尚且如此,对待大臣就更不在话下了。魏其侯窦婴,是他的表叔,对他忠心耿耿,甚至因为他得罪自己的姑妈窦太后。但是当窦婴受到武安侯田蚡陷害时,他明知事情真相,但为了讨好母亲,让窦婴蒙冤入狱。

  后来,当他意识到如果窦婴一死,他正好可以乘机借力打力,一举解除母亲和田蚡一党势力的牵制时,他又毫不犹豫地毁掉景帝遗诏的底档,使窦婴戴上一顶“制造伪诏”的罪名,用窦婴无辜的血,为他扫平独裁的路!

image.png

  对这样一位冷血动物,众大臣心知肚明,只能小心伺候,能躲则躲。他的连襟葛绎侯公孙贺年轻时就跟随汉武帝左右,可谓发小,汉武帝对匈作战,公孙贺立下了汗马功劳。但当汉武帝要拜公孙贺为丞相时,公孙贺吓得哭倒在地,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丞相的印绶。什么样的人能使一个亲人加朋友吓成这样?

  事实也如公孙贺所料,最终他被阳陵大侠(实际上就是强盗)朱安世诬告,说公孙家以巫蛊诅咒皇帝,尽管廷尉调查到最后,没发现任何确凿证据,但汉武帝还是毅然决然地诛灭了公孙贺全家,包括涉案的阳石公主,他自己的亲生女儿!

  以汉武帝的冷酷,作为是非焦点的丞相,自然是高危职业,只能说被他选中了,等于提前给预定了去往阎王殿的车票。

  汉武帝独裁政治的需要

  古代,皇权和相权之争一直是朝堂政治生态的一个方面。相权虽不能替代皇权(除了个别超级猛人),但皇权也替代不了相权,尤其是在政治清明的社会,皇权往往受相权制约严重。其实这种相互制约的生态是良性的,可以有效遏制皇权走向不受制约的极端,给国家决策带来灾难。历史上就有自觉约束皇权的圣明之君,比如李世民就规定,没有宰相签字的圣旨是无效的。

image.png

  汉武帝不能容忍皇权的分割,他需要绝对的独裁,所以丞相只能是他的摆设,顶多是执行机构。由此,他还首创了“内朝官”,汉武帝让一批身份地位的学者和身边近臣来充当自己的决策参谋,最后的决策完全由他定,订完了直接下圣旨给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执行,直接剥夺了丞相们的决策权。而内朝官们都是一些品阶低微的小人物,只是他的参谋,跟外朝官们几乎没多少利益瓜葛,从此他独断乾坤。

  汉武帝创造的这个内朝官制,后期一直伴随整个封建王朝,各个朝代虽有差异,本质一样。于是,汉武帝的丞相们逐渐都习惯了当“机器人”,一切按皇帝的指示办,一切安圣旨执行,慢慢地都成了名不副实的丞相。后来,丞相们发现,这种做法才最安全,于是西汉的丞相大人们都成了尸位素餐的瘪货。

  殊不知,正是汉武帝亲手创造的内朝官制成了加速西汉灭亡的毒瘤。到了汉元帝、汉成帝、汉哀帝时期,内朝官们都被外戚把控,这时的内朝官不但能决策,而且个个都是高官,决策和执行一把抓,最后外戚们成了帝国“二皇帝”,从此汉室江山就以滑坡式的速度堕落,这一切的根源,就从汉武帝的内朝官开始。

  都说祖上建功,儿孙作孽,这件事完全是汉武帝为他的子孙埋了个大坑!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