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唐朝想考上秀才到底有多难?-趣历史网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在唐朝想考上秀才到底有多难?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。

  在你们眼里,“秀才”就是古代普通的“书生” 吧?那你们可大错特错了。“秀才”自古以来指的就是那些才能优秀的人,最初只是一种泛称,并不专指饱读经书之人。

  “秀才”之称在春秋时就有了,管仲说过:“是故农之子常为农,朴野而不慝,其秀才之能为士者,则足赖也。”也就是说,只要是有秀异之材,生而知之,不习而成的人,都可称为“秀才”。所以“秀才”也可以泛指才能优异的人。

  从汉朝开始,“秀才”便与官员的察举制度有了联系。汉朝地方各州推举上来的的优秀人才均称之为“秀才”。从汉武帝 时开始,察举分成了“岁举”和“诏举”两种类型。岁举就是每年对地方上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进行推举,推举的科目有“孝廉”和“秀才”两科。一个人被举荐上了“孝廉”,就可以到中央担任郎官,从此步入仕途。“秀才”和“孝廉”都是由州郡推举,但秀才人数比孝廉少得多。一旦成为“秀才”,则可以直接担任地方上的县令,比孝廉前途要好得多。东汉光武帝时,因为皇帝叫“刘秀”,所以“秀才”也改了名,称为“茂才”。

  “秀才”和“孝廉”也有区别,“秀才”重才,“孝廉”重德,所以秀才的才能远高于孝廉,人数也远远少于孝廉。汉代“以孝治天下”,孝廉比较普遍,许多官僚家庭相互为对方子弟举荐,哪有真材实学的秀才高贵!

  隋朝正式科举取士,分进士、明经和秀才三科,被录取者统称“秀才”。我大唐虽然将科举由三科拓展为秀才、进士、俊士、明经、明法、明书、明算等十余科,但“秀才科”始终都是常科,选拔的要求高于“进士科”。 是的,你没看错,是高于“进士科”。我所在的武德年间,每年全国录取的秀才不超过两位,这个比例是不是吓倒诸位了?

  当然,“秀才”科如此难考,每年有勇气来考的人廖廖无几(秀才科于高宗年间停止,这一点武德年间的王生是不知道的)。这些来考“秀才”的读书人分为两类,一类是各地官学的“生徒”,他们按照规定完成了功课,通过地方上的考察,便可参加“秀才考试”;还有一种叫做“乡贡”,就是其中特别优秀者,由州县发给特别的符牍以做证明,叫做“投牒自举”,可以极大的增加秀才的通过率。听说从我大唐建立以来,“投牒自举”者还没有不录取的,而我的怀中,就有这样一份符牍,您说,我怎么会不开心?

  当然,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,这个符牍并不是走后门弄来的。我从小就天资聪明,七岁就会做诗,连太守大人都夸奖过我。为了拿到这个符牍,我经过官学、县里和州里三层考试,成绩优异,这才取得了“每年十月随物入贡”的资格,由“乡贡”绿色通道来到京城参加考试,基本上获得秀才称号是十拿九稳了。

  我能有这种待遇,首先要感谢皇帝大人,也就是你们口中的唐高祖李渊。是他在唐朝建立伊始发布了一道诏书,称:“朕受命应期,所以捃摭遗逸,招集散亡,诸生胄子,特加奖励。。。。方今宜下四方诸州,有明一经已上,未被升擢者,本属举送,具以名闻,有司试策,加阶叙用。其吏民子弟有识性开敏,志希学艺,亦具名状,申送入京,量其差品,并即配学,明设考课,各使励精,琢玉成器,庶其非远。州县普更颁下,早遣立修。”

  看到没有,正是皇帝大人为了“招集散亡”,所以对我们这样读书特别优秀的人特加奖励。像我这样的未被升擢者,只要州里“具以名闻,有司试策”,便可加阶叙用。当然皇帝不会在诏书里说考试只是走走形式,实际上像我们这样的,几乎没有人落榜过,这一点你们可以查阅史料去证明一下。

  这项政策听说后来也被废止了,因为里面暗箱操作的余地很大。很多有权有势的人,通过买通一些州里的刺史太守,“假名就贡”,以次充好,来骗取秀才的功名。所以在天宝十二年废止了投牒自举的乡贡,所有考生一律由官学送考。

image.png

  整个唐朝里,像我这样通过“投牒自举”得到秀才功名的,不到三十人。我们这个群体中,名声最大的是后来当过宰相的张昌龄,还有当过汾州刺史的徐坚。这两人比我名声大,很早就因为能诗文,善策对而名扬天下,对于他们得到乡贡的符牍,没有人提出过异议。

  其他想通过正规考试渠道获得秀才身份的读书人,就比较悲摧了。咱们大唐的秀才科,科第最高,要求最严,想当秀才考方略和策略五道,按文理分为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四等,只有上上等才能包中秀才。在我们大唐,通过了进士科考试的人称为“进士”,通过“秀才科”的称作“秀才”。所以在我们大唐,“进士、秀才”几乎是同一个含义,各位惊不惊喜?

  令我感到悲哀的时,我大唐废“秀才科”之后,“秀才”居然在后世变成读书人的泛称,真是让人龄冷。听说到了后世的明、清,秀才指只是获取功名的起点,只有免除个人徭役,见知县时不用下跪、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这样的待遇,和我们相比,真是天壤之别。

  明清时期的读书人在正式的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之前,要经过县试、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,考试合格者才能取得秀才资格。院试每年一次,目的就是从经过县试和府试的童生中考选出秀才。童生通过了岁试,就算是“进学”,成为国家学校的正式学生,也就是成为了“秀才”。

  明朝秀才

  令我伤心的是,明、清时代的秀才居然没有俸禄!如果他们不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,也不能当官!很多秀才只能以教书为生,或者为平民家中婚丧喜事写写对联、记记账,过得十分艰苦,这不是有侮斯文么!可见我引以为傲的“秀才”,在后世真的不值钱了。

  还是回头说说我这个时代的秀才吧。正因为我所处时代获得秀才难于上青天,所以也存在不少异地被举荐“乡贡”的情况。这倒并不一定是做弊,要知道一个州这种名额也就一两个,像一些文风很盛的地区,那些优秀的读书人竞争很厉害,为了成为“乡贡”推荐的对象,不得不搬到异地,来取得这种资格。为了杜绝做弊,我朝规定,在一个新地区居住四年后,才能有被举荐乡贡的资格。因为州里太守是三年一任,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舞弊现象的发生。

  对了,还有件事要告诉你们,我们大唐科举有一种按出身叙阶的办法,就是你是通过哪种考试的,就相应的授予你什么品秩的官,比较公平。我们秀才“上上第正六品上,以下递降一等;至中上第正七品”,而很多进士初入仕途时,仅被授予从七品或者正八品的官职,你们看我们唐朝的秀才有多牛了吧!

  “秀才”在历史风云变幻中,语义有了不少变迁,地位更是有了很大的变化。但是科举考试制度还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官方式,它用择优录用的原则,使寒门学子有了进入上层社会的通道,也为国家选拔了不少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。

  好了,不说了,明天就要考试了,我也得好好休息。虽然明天的考试对我这个“投牒自举”的“乡贡生”来说只是走走过场,但咱们也不能马虎是不?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